• <wbr id="x50kx"></wbr>
        1. 幼兒教師
          安徽幼教考編―《未成年人保護法》復習題
          時間:2016-03-05 17:23     作者:立知教育     點擊:2295次
          分享到:
          1、《未成年人保護法》是什么時候制定,什么時候實施的?
            答:制定時間:1991年9月4日;實施時間:1992年1月1日。
          2.《未成年人保護法》的適用對象?
            答:適用對象:未滿十八周歲的公民。
          3、《末成年人保護法》的立法目是的什么?
              答:保護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促進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把他們培養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
          4.《未成年人保護法》對未成年人進行品德教育的原則是如何規定的?
            答: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對未成年人進行理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文化教育、紀律和法制教育,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國際主義、共產主義的教育,提倡愛祖國、愛人民、愛科學、愛社會主義、愛勞動的公德,反對資本主義的、封建主義的和其他腐朽思想的侵蝕。
          5、保護未成年人工作,應當遵循的原則有哪些?
            答:
          (1)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2)尊重未成年的人格尊嚴;
          (3)適應求成年人的身心發展的特點;
          (4)教育與保護相結合。
          6.對未成年人進行家庭保護的內容有哪些?
            答:
          (1)父母或其他監護人應當依法履行對未成人的監護職責和撫養義務,不得虐待、遺棄未成年人;不得歧視女性未成年人或有殘疾的未成年人;禁止溺嬰、棄嬰;
          (2)父母或其他監護人應當尊重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權利、不得使在校接受義務教育的未成年人輟學;
          (3)父母或其他監護人應當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適當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引導未成年人進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預防和制止未成年人吸煙、酗酒流浪以及聚賭、吸毒賣淫;
          (4)父母或其他監護人不得允許或迫使未成年人結婚,不得為未成年人訂立婚約。
          7.對未成年人進行學校保護的內容有哪些?
            答:
          (1)學校應當全面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對未成年學生進行德智體美勞教育以及社會生活指導和青春期教育;
          (2)學校應當尊重未成年學生的受教育權,不得隨意開除未成年學生;
          (3)學校幼兒園的教師應當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不得對未成年學生和兒童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
          (4)學校不得使末成年學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學設施中活動。
          8.對未成年人進行社會保護的內容有哪些?
             答:
          (l)博物館、紀念館、科技館、文化館、影劇院、體育場、動物園、公園等場所、應當對中小學生優惠開放;
          (2)營業性舞廳等不適宜未成年人活動的場所,有關主管部門和經營者應當采取措施、不得允許未成年人進入;
          (3)嚴禁任何組織和個人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傳播穢淫暴力、兇殺、恐怖等毒害未成年人的圖書、報刊、音像制品;
          (4)兒童食品、玩具、用具和游樂設施,不得有害于兒童的安全與健康;
          (5)任何人不得在中小學、幼兒園、托兒所的教室、寢室、活動室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動的室內吸煙;
          (6)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把用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7)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個人隱私;
          (8)衛生部門和學校應當為未成年人提供必要的衛生保健條件,做好預防疾病工作;
          (9)國家依法保護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和萊普權不受侵犯。
          9.對未成年人進行司法保護的內容有哪些?
            答:
          (l)十四周歲以上不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開審理。十六周歲以上不滿十八周歲的未成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也不公開審理;
          (2)對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在判決前,新聞報道,影視節目、公開出版物不得批露該未成年的姓名、住所、照片及可能推斷出該本成年人的資料;
          (3)司法機關辦理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可根據需要設立專門機構或指定專人辦理;
          (4)司法機關對犯罪的未成年人,應當與被關押、勞教的成年人分別關押、看管;
          (5)教唆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依法從重處罰;
          (6)人民法院審理繼承案件,應當保護未成年人的繼承權。
          10、隊對未成年人進行司法保護的實行方針及原則最什么?
             答:實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
          11、依據《未成年人保護法》,父母可以拋棄其未成年子女嗎?
             答:不能?!段闯赡耆吮Wo法》規定,父母不得遺棄未成年人。
          12.依據《未成年人保護法》,父母可以把他們剛出生的嬰兒溺死嗎?
             答:不能。依據《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八條之規定,父母不得溺死嬰兒。
          13、依據《未成年人保護法》,學??梢噪S意開除未成年學生嗎?
             答:學校應當尊重未成年學生的受教育權、不得隨意開除未成年學生。
          14.依據《未成年人保護法》,教師可以體罰或變相體罰未成年學生嗎?
             答:不能?!段闯赡耆吮Wo法》規定:教師不得體罰或變相體罰未成年學生。
          15、依據《未成年人保護法》,學校對未成年學生在危險校舍活動可以聽之任之嗎?
             答:學校不得使未成年學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學設施中活動。如果學校及其教育機構的直接責任人員明知校舍有倒塌的危險而不采取措施,致使校舍倒塌,造成傷亡的,依照刑法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16、依據《未成年人保護法》,未成年人享有智力成果和榮譽權嗎?
             答:國家依法保護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和榮譽權不受侵犯。
          17、依據《未成年人保護法》,營業性舞廳的經營者可以讓未成年人進人嗎?
             答:營業性舞廳的經營者不得讓未成年人進入,違反此規定,有關主管部門責令改正,可以處以罰款。
          18.依據《未成年人保護法》,教師可以在中小學,幼兒園、托兒所的教室、寢室,活動室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動的室內吸煙嗎?
             答:教師不得在中學、幼兒園、托兒所的教室、寢室、活動室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動的室內吸煙。
          19.依據《未成年人保護法》,對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可以公開審理嗎?
            答:十四周歲以上不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開審理。十六周歲以上不滿十八歲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也不公開審理。對未成年人犯罪案 件、在判決前,新聞報道,影視節目,公開出版物不得披露該未成年人和姓名,住所、照片及可能推斷出該未成人的資料。
          20、依據《未成年人保護法》,司法機關可以把犯罪的未成年人和犯罪的成年人一起關押嗎?
            答:對經人民法院判決服刑的未成年人,應當與服刑的成年人分別關押、管理。
          21、依據《未成年人保護法》任何組織和個人可以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淫穢圖書、報刊和音像制品嗎?
            答:嚴禁任何組織和個人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成者以其他方式傳播淫穢,暴力兇殺,恐怖等毒害未成年人的圖書,報刊、音像制品。
          22.依據《成年人保護法》,學校有義務做好未成年人預防疾病工作嗎?
             答:衛生部門和學校應當為未成年人提供必要的衛生保健條件,做好預防疾病工作。
          23、依據《未成年人保護法》,對于受過刑事處罰的未成年人,學?;騿挝粚τ谒麄儚蛯W、升學、就業時給予不同待遇嗎?
             答:人民檢察院不起訴,人民法院免除刑事處罰或者宣告緩刑以及被解除收容教養或者服刑期滿釋放的末成年人,復學、升學、就業不受歧視。
          24、依據《未成年人保護法》,對于未成年人的信件,教師、父母等個人或組織可以開拆嗎?
             答:對未成年人的信件,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隱匿毀棄,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進行檢查?;蛘邔o行為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代為來拆外,任何組織或個人不得開拆。
          25.依據《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受到行政處罰的當事人不服的,他可以通過哪些途徑維護自己的權利?
             答:當事人對依照本法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級行政機關或者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的行政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 訴訟;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有關法律,法規規定應當先向行政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辦 理。
             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復議,也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又不履行的,作出處罰決定的機關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或者依法強制執行。


          (來源:未知)
          分享到:
          (關鍵詞閱讀未成年人保護法,習題,未成年人保護法,什么時候,制定,實施,)

          在線
          客服

          在線客服公考服務,我們全力以赴

          客服
          熱線

          0564-3271788
          全國客服電話

          關注
          微信

          微信掃描二維碼
          頂部
          嘿,我來幫您!
          120秒体验
        2. <wbr id="x50kx"></wbr>